我时常感觉自己像个都市野人,虽然有手机但大抵常处于失联状态。
要说手机这么没吸引力也不至于,但奇妙的是玩手机的时候感觉不到自己多重要也没人找,放下手机才有未读消息。
基本工作就像辟谷,微信和电话都联系不上,邮件倒是多些胜算。
有多认真工作也不至于,只是手机时常像个摆设一样,在桌子底下下起着陪伴作用。
在办公室的日子,身体是诚实的,但思绪另说。抬头望天的功夫,灵魂已经腾云驾雾跑到小岛上去了。抑或是和窗台偶尔停留的喜鹊对视,感觉自己也变成一只鸟。
电脑屏幕密密麻麻的文字时常让我觉得在迷宫里打转,每个词都认识,连在一起也理解。两只眼睛仿佛打架一般,各盯着屏幕一角画圈。大概这是我看文字觉得眩晕的源头。
进入心流状态的工作,没什么空间留给遐想。只要工作没缝隙,思绪就不会打盹。这是在办公室的切身感受。
刚开始做科研的时候有燃烧自己照亮科学的小劲头,时间一长反倒是不确信了。
不想工作的时候与耗工时比起来,我更想去市集、河边和田野等地儿撒欢……要在没有顶的地方才行。所以想法总是一小簇一小簇的,不均衡的散点分布倒也能串联些有趣的故事。
再抬头是快速飘过的乌云,与担忧会下雨相比,我首先想到的是去年画的阴天的天空,灰色的云始终看着脏脏的,没有一点透亮。后来去买了大只白色颜料,始终没调成想要的颜色,遂放弃。长大后,与坚持比起来,放弃显得轻而易举。不想做的,不喜欢的,觉得做不好的,不着急的都可以放弃。
好像没什么不可放弃的,也没什么非得拥有的事。于是总结自己是个物欲极低的人。当和朋友探讨未来,我说我希望自己的生活质量在日后仍得以保障,朋友立刻反应“这不就是你的物欲吗”。其实不然,与拥有多少实物相比,这里的生活质量指的是有空有闲,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。而这大概是要金钱相抵的。
在上班和上进之间,确实会选择上香。白日梦系列是怎么记录都写不完的。你看,这就是我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的思绪记录,倒是能称为“都市野人”吧。